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:98%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,只有1%的孩子智商是天才,也只有1%的孩子智商是弱智,那为何在100个孩子当中,成绩怎么悬殊那么大呢?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,无法持续地学习与做事。
孩子越小,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。
2岁以下:以无意注意为主
2岁:约7分钟
3岁:9分钟
4岁:12分钟
5~6岁:15分钟
6岁以上: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注意力的品质也会提升,这就是孩子对新异事物如此敏感的原因。
通常注意力不集中有几方面原因形成:
生理原因——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,前庭觉失调引起的注意力障碍或注意力缺陷;或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,故而自制能力差。
病理原因——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、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,另外,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,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。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。
环境原因——许多糖果、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、添加剂、防腐剂的食物,会刺激孩子的情绪,影响专心度。此外,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、嘈杂、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。
心理原因──为了引起他人注意,得到关注,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,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。
自身原因——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,内向焦虑不安,精力过于旺盛等
家长教育方式──家长可从这几方面自查:
1、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?
2、是否太宠爱孩子,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?
3、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?
4、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令幼儿不能适应?
5、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,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?
6、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?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师家长的要求,孩子注意力不好时大人给予强化等。
7、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?是否过多的批评、数落孩子?
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法:
1.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心的家庭环境。
心安定了,孩子才会安心而享受地去做某些事情。否则,他只能惶恐地纠结于各种“不安心”因素,难以专注。
2.当孩子做某件事情很投入时,尽量不去打扰他。
避免关注过度孩子,以免孩子形成依赖,缺乏自主性。当没有人陪伴或者给孩子安排活动时,他就会内心惶恐,无所适从。当孩子投入做一件事时,只要这件事没有危险性,就不要去打扰他。玩积木、玩泥巴……很多活动看似没有营养,其实都能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。所以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行为,中途打断的方式更是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涣散。
3、某些小游戏,也是拓展孩子专注力很好的练习。
如,将某个小物件放在手心里倒腾,猜后在哪只手里。或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某些事情,观察某些事物的变化,如季节、光影、色彩等的变化。让孩子享受这一切,并且不给他压力,他的有意注意自然就会在这一类活动中获得发展。
4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
很多时候孩子对学习不认真,是因为方法无聊,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。这时,家长就要想办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。无论成人还是孩子,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用刻意努力就可以集中注意力。与其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发火,不如改变做法,用更有趣、好玩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,当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后,自然容易集中注意力。
5、用游戏和图书提升注意力
游戏和图书也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。现在有很多迷宫书、找不同、比大小、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等图书都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。
6、参加感统训练
前庭平衡系统不协调的问题,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前庭平衡训练,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协调能力,注意力,想象力,记忆力等。
由此可见,专注力的养成,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,需要家庭与学校相辅相成通力合作!